<wbr id="kvnc5"><noframes id="kvnc5">
<form id="kvnc5"></form>
  • <form id="kvnc5"><noframes id="kvnc5">
  • <form id="kvnc5"><center id="kvnc5"></center></form>
  • <form id="kvnc5"><li id="kvnc5"><wbr id="kvnc5"></wbr></li></form>
    <strike id="kvnc5"></strike>
  • 中國煤炭學會

    會員登錄 會員注冊

    關注

    關注微信視頻號

    原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煤炭人的紅色基因“與生俱來”
    發布時間: 2021年7月5日
    來源: 中國工業報
    講述|濮洪九:煤炭人的紅色基因“與生俱來”

     

    “我是1956年由國家分配到煤炭系統工作,到現在已經65年了。所以應該說,我本身經歷了煤炭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直至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家的整個歷程。”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原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首先回顧了幾十年來煤炭工業取得的巨大變化。

     

     

    70余年奮進 煤炭工業呈現五大變化

     

    濮洪九說,1957年煤炭在整個國家能源消費的比例是92%,占了絕大部分。后來的30年,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的比例都在70%以上。到了2020年仍然占到56%,所以應該說煤炭一直是中國的主體能源。新中國成立七十余年來,煤炭職工為國家貢獻了將近900億噸的煤炭。1949年產量是3432萬噸,2020年是39億噸,產量增加了110倍以上,保證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要。這是第一個變化。

     

    二是煤炭工業的發展理念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再加上煤炭科技的發展,使得煤炭由手工業變成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2016年,我正好80歲。我聽說陜北黃陵礦業集團搞智能化采煤取得成功的消息。我就去到礦上,當時在黃陵煤礦地面調度室,我按了兩個按鈕以后,銀幕上在井下的皮帶運輸機、刮板運輸機、采煤機和液壓支架全部啟動起來了,煤炭就采出來了,井下實現了無人值守遠距離操縱。這個使我非常感動,因為我參加工作的初期,還是手工業為主,現在已經完成了智能化開采,而且到2020年自動化的工作面已經建成了400個。‘十四五’規劃要建立1000個以上。”濮洪九說,這說明煤炭工業不但產量在增加,技術水平也在提高。我國的采煤技術、煤礦基建的制造水平、煤化工水平都具有了世界級的潛力。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三是煤炭工業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的提高。習近平總書記講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這點對煤炭工業啟發挺大,現在行業在進行綠色開采、低碳運用、保水開采等。應該說環保、綠色概念促使煤炭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是安全狀況的變化。黨對安全工作特別關注,各企業增加了責任感,又進行了投入,還有專門的安全檢查機構。2020年煤炭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0.065,屬于國際水平,所以說安全狀況顯著好轉。

     

    五是煤炭綜合利用有了很大發展,煤炭行業曾經把煤炭生產、建設、綜合利用作為行業三大主體,發展得挺快,特別是煤化工領域有了很大的技術突破,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2020年煤制油產能達到900多萬噸,煤制氣51億立方,煤制烯烴達到1500多萬噸。應該說以煤為主綜合利用,讓煤炭不僅僅是燃料,而是作為原料進行低碳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煤炭職工為革命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濮洪九感慨地說,我國煤炭的儲存條件并不好,都在地下。所以煤礦職工在平均深度是600米的地下,80個礦是在1000米以下的地區,在和地下水、瓦斯、低壓、高溫等惡劣條件抗爭的情況下,每年開采出來近40億噸的煤炭,來保障我國的能源供應,應該說煤礦職工確實貢獻了力量。正如周恩來總理當年表揚煤炭職工的那樣,煤炭職工是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煤炭能有這么好的發展,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分不開的。

     

    煤炭職工不僅僅是為國家出煤,而且是參加了中國紅色革命運動。濮洪九介紹說,安源路礦是江西萍鄉的安源煤礦和湖南株洲到萍鄉安源的株萍鐵路的合稱,共有工人1.7萬人。為了開展安源工人運動,1921年秋冬,中共湖南支部書記毛澤東兩次到安源調查,向工人宣傳勞工解放思想,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1922年2月,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產業工人支部——中共安源路礦支部在株萍鐵路安源火車房中誕生,同年5月,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進一步集結了工人力量。同年9月14日,在劉少奇等同志的領導下,震驚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爆發。其他的礦物局,比如開灤礦務局等,都對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黨的堅強領導筑牢行業發展根基

     

    “一直以來,應該說黨和國家對煤炭工業非常重視。”濮洪九回憶說,1956年煤炭部第一次勞模會是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的。周恩來總理親自定的向國外引進43套綜采機械化設備,后來是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70年代決定引進100套綜采設備。在當時外匯緊張的情況下,很不容易。這樣打下了煤炭走向現代化的根基?,F在中國的煤機不但能自足,而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能夠向歐洲和印度等地出口。

     

    濮洪九接著舉例說:“2019年,中國礦業大學建校110周年,我到徐州調研,被告知習近平總書記剛到徐州賈汪區考察采煤塌陷地整治工程。賈汪區潘安湖神農碼頭原來是采煤塌陷區,經生態修復變成了湖闊景美的國家濕地公園。習近平總書記夸贊賈汪轉型實踐做得好,現在是‘真旺’了。他強調,塌陷區要堅持走符合國情的轉型發展之路,打造綠水青山,并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所以說煤炭的發展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黨的關心下發展起來的。”

     

     

    未來煤炭工業壓力與機遇并存

     

    伴隨著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中國能源革命在向縱深發展,煤炭行業的革命首當其沖。特別是近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這對煤炭行業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就這些新變化,濮洪九說,煤炭行業要知難而進,特別是要轉變觀點、明確責任;要主動擔當,提早謀劃,做好準備。

     

    他具體談到,煤炭行業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對內要理順行業發展與退出的關系。發展就是盡量走綠色、高效、環保的發展道路,保證給國家提供有質量的煤炭。那么煤炭行業又面臨必須要退出的問題,“十四五”我國不會再增加煤炭消費量了,那么“十五五”可能還要逐漸減少消費量,這就需要妥善考慮退出問題。這里面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好煤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交融的問題。煤炭要逐漸減少量,但是國家經濟對能源的需求還在增長。那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增長,煤炭要下降,這中間要有合理適度配合。因為新能源的發展是有個過程的,配合不好容易出現不平衡或者短缺的問題。所以煤炭要起到國家能源供應兜底的作用,責任很重大。二是要處理好退出煤礦的人員安置、資產處理,礦井空間利用問題。

     

    談到剛剛出版的《中國工業史》首批7卷,濮洪九認為,《中國工業史》和當前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好可以配合起來。我們需要知道黨史,需要知道國情,那么中國工業建國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發展道路,所以把工業發展歷程匯編起來很有教育意義,可以反映我們的民族精神,對中國工業自身是一種激勵,對年輕人會有啟迪,讓工業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欧美一级久久久猛烈A大片
    <wbr id="kvnc5"><noframes id="kvnc5">
    <form id="kvnc5"></form>
  • <form id="kvnc5"><noframes id="kvnc5">
  • <form id="kvnc5"><center id="kvnc5"></center></form>
  • <form id="kvnc5"><li id="kvnc5"><wbr id="kvnc5"></wbr></li></form>
    <strike id="kvnc5"></strike>